跨境电商物流服务 | 手机版 | ENGLISH RUSSIAN 400-900-4000

民航局调整国际航班熔断措施 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功能有节奏回归

来源: 民航资源网    发布时间:2021-04-30

  民航局发布公告,自北京时间5月1日起(落地时间),调整新的熔断措施,从单一熔断调整为熔断或控制40%客座率运行二选一。应民航资源网王斌编辑邀请,回答了几个关于新政的问题,在此想更为系统地阐释出笔者的核心观点:

  问题1:为什么局方会将“熔断措施”调整为“航班熔断或控制客座率运行措施”,新政背后逻辑何在?

  回答1:原熔断措施是在2020年疫情全球性爆发不久后,境外输入疫情对我国当时防疫全要素资源呈现挤兑态势的关键时点做出的英明决策。当时国内疫情走势不明朗和境外输入风险极大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业管理措施,天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阶段性、应急性。随着进入2021年,近四个月情况,我国境内疫情平稳可控,绝大部分省市本土病例基本清零,虽有偶发境外输入引发个案,但对境外输入病例的管控和治疗能力日益强化是不争的事实。综合考虑我国正在构建“内循环、双循环”经济新格局,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向疫情前的常态恢复,亟需和境外拓展更加稳定和更加大容量的航空旅客运输的通道连接。原有的国际客运航班管控政策急需与时俱进,新政策应运而生。

  问题2:新政对于运营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来说,是否是一个利好?此举是不是为了迎接国际市场复苏的一个准备?

  回答2:新政策更具弹性和实操性,对我国构建新经济格局和服务十四五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国际要素资源平稳流动提供了更好的民航业政策保障。展现了行业管理政策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具体对相关国内外航司而言,出现触发熔断机制后,控制客座率运营应该成为航司的首选项,这对购买了涉及熔断航班机票的旅客是更加负责的解决方案,也能在更大程度上确保国际航空旅客运输供给的稳定性,更具可操作。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国内外航司恢复运营国际航线的获得较丰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相关机场管理当局、地方政府防疫部门等带来更大的输入风险和防疫压力。疫情后的国际市场复苏一定是渐进过程,甚至可能是反复过程,是需要除航空公司外,各级民航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各级职能部门以践行“安全和发展”平衡的国家战略视角来高度协同和更好配合。

  问题3:国际旅客运输市场合适恢复?新政如何助力?

  回答3:我们也关注到国际疫情防控效果的差异性。对以印度为代表的疫情仍然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一定要毫不放松,严防死守,做好民航业为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最重要屏障的责任,切实做到拒疫情于境外,彰显民航业社会担当。一体两面,对于疫苗接种比例较高,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绝对不能“一概而论”、“一关了之”,是需要以战略思维来逐步放量和恢复国际客运航班和运力供给。疫情控制好的最终目标还是高质量发展经济。国际国内双循环是需要国际客运航空作为保障的,这也是新政的应有之意。新政的推出和实施也表明我国民航整体防疫成效好、讲科学、有信心,也为更好统筹防疫和发展、进一步恢复国际航班释放积极信号。

  此时疫情虽未结束,但其终究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我们需要以“沧海桑田何可料”的时空观和“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视角来看待并认知疫情蔓延偶发性和民航业发展必然性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期待疫情早日过去,我国民航国际旅客运输市场恢复常态早日到来。到那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中国民航业已经悄然站在了全球民航业科学管理、精准治理的最前沿。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