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物流服务 | 手机版 | ENGLISH RUSSIAN 400-900-4000

长龙航空实现首个发动机安全飞行百万小时零空停

来源: 民航资源网    发布时间:2020-10-28

  10月23日,长龙航空“发动机百万飞行小时里程碑”授奖仪式在长龙航空总部大楼举行,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向伟明向长龙航空授予“长龙航空安全飞行百万飞行小时”奖杯。

  10月15日15点18分,随着GJ6016丽江-上海航班落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长龙航空全机队发动机(CFM56-3B,CFM56-5B,LEAP-1A)安全运营突破1,000,000飞行小时(FH)。历时八年零两个月,长龙航空实现首个“发动机百万小时零空停”的安全目标。

  作为长龙航空第一个发动机安全飞行百万小时,这项良好的安全记录来之不易。

  良好的安全记录得益于合理的组织机构规划与布局,具体工作的细分与落实,以及团队的协作与配合。防止发动机空中停车(IFSD-In Flight Shut Down)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早在公司成立之初,维修工程部各级领导就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提前规划和布局发动机防空停项目的推进和发展。为落实民航局《关于预防和控制发动机空中停车的指导意见》(民航局【2012】31号文件)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发动机空中停车的通知》(民航局发明电【2014】374号),在梳理原有防空停工作基础上,维修工程部于2015年1月8日提出核心风险“TOP8+1”,将发动机防空停工作列为重要的“+1”项目。2016年8月11日,经维修工程部研究决定(长龙航空维修[2016]88号文件),将负责防空停工作的“发动机小组”更名为“发动机防空停工作组”。

  长龙航空机队发动机均来自CFM公司,拥有CFM56-3B,CFM56-5B和LEAP-1A三种型号发动机。虽然机型来源相对单一,但发动机防空停管理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减轻。其中CFM56-3B型发动机都是寿命超过25年的发动机,经历了多轮修理,虽然数量只有6台,但由于年限长、技术构型老旧、风险隐患较多,因此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维护和管理。CFM56-5B型发动机虽然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国内经验积累比较多,但是设计制造原因导致的故障不断出现,仍然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各个工作流程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同时,长龙航空作为LEAP-1A型发动机在国内的首家用户,运行经验缺乏,且存在航材备件、工具保障等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这也对公司工程技术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积极与厂家沟通获取设计制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将运行中发现的新问题反馈给厂家,推动厂家改进解决方案,优化LEAP-1A型发动机运行保障流程。

  经过多次论证与改革,防空停工作组制定了以“发动机工程管理”、“维修实施”及“质量监察”进行闭环评估的管理方案,并以此为基础逐步细化防空停项目的各项工作。

  良好安全记录的实现,不仅需要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同时也离不开认真负责的个人和团队。2016年全球CFM56-5B型发动机因RDS失效造成多起空停事件。长龙航空工程师在评估厂家给出的临时措施后额外添加油样送检和RDS壳体孔探措施,发现了B-1675左发RDS壳体漏油,成功避免了一次空停隐患,GE后续将此维护经验在全球进行推广。LEAP-1A型发动机燃油喷嘴更换的过程中涉及很多引气管路的拆装,非常容易产生衍生风险,累计造成2次漏气触发火警信息导致机组人工关车。公司工程师结合发动机实际构型,在评估手册拆装程序后优化了TBV引气管道(肘型弯管)的接近方法,既降低了衍生工作风险,也节省了工作量,GE第一时间将此维护经验在全球进行推广。

  LEAP-1A发动机燃油喷嘴更换工作前,进行工作风险培训

  发动机防空停工作是维修系统的重要工作,本次发动机百万小时零空停纪录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标志着长龙航空的工程管理能力和维修保障能力迈入新台阶。长龙航空维修工程部将不断学习改进、不断完善优化,持续做好发动机防空停工作,为中国民航安全事业贡献力量。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