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物流服务 | 手机版 | ENGLISH RUSSIAN 400-900-4000

温州海事构筑最强战“疫”防线

来源: 中国水运网    发布时间:2020-03-23

  3月18日,温州瓯江海事处启动“驻企”行动,打破以往走访、约谈的固定模式,根据企业经营内容和实际需要,采取“一对一”“1+X”等灵活方式,选派1名或多名驻企业专员对接服务,同时根据企业开工情况,及时跟进专员选派工作,实现重点企业专员派驻全覆盖,全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目前,温州疫情形势明显好转,温州海事局也开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作为温州海上防线的守护者,疫情期间,温州海事局牢牢守好“水上防线”,保障重点物资运输畅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实现海上零疫情输入、零安全事故、零人员伤亡,构筑起浙南最强海上战“疫”防线。

  党员干部带头冲锋

  “我请愿战斗到抗疫第一线,为辖区防控和人民健康不惜一切……”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黄准村递交了请战书。

  “我带头检查保障‘武汉’船,如果有问题,近期不回家。”驻扎液化气基地的小门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王琦奔赴一线时如此嘱咐妻子。

  90岁离休老干部老党员李晓朗临终前嘱咐孩子转交1万元特殊党费,为战“疫”增添助力;

  哪里是一线,哪里就有温州海事人的身影。疫情发生后,温州海事局领导班子带头,先后成立防疫党员突击队7支,设立防疫党员先锋岗9个、青年先锋岗7个,百名党员挺身而出、冲锋一线,70余名居家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疫情防控,为打赢疫情防疫攻坚战输送海事力量。据统计,疫情以来,温州海事局出动海巡艇267艘次,出动车辆160辆次,出动执法人员2309人次,海上防疫应急值守2472人次,全体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扛起了使命和责任,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第一线。

  全力以赴保通保畅

  时间回到2月8日,温州海事局辖区20余艘锚泊船只物资补给告急,但受疫情影响,无法及时补充,船员眼看就要断粮。了解情况后,温州海事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多艘海巡艇联合巡航,迅速摸清锚泊船船只动态和生活物资情况,最终在海事协调和保障下,38余吨生活物资陆续被安全送到锚泊船上,为船员们解了燃眉之急。

  温州小门液化气基地在特殊时期承担了为武汉调拨液化气能源物资的重要任务。2月27日“松台山16”轮作为小门基地驰援武汉的液化气船,装载1400吨液化气前往,为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及武汉市民供应燃气。温州海事局立即开辟绿色通道,实施海巡艇交通管控及全程电子护航,远程“非接触式”船舶监督检查,全力保障辖区援汉液化气船出港安全、快捷、畅通。

  据了解,自疫情以来,温州海事局严格贯彻落实全国交通运输防疫“一断三不断”工作要求,以油、煤、气、防护用品等运输为重点,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优先审批、优先进港、优先卸货的“三优先”措施,对重点船舶、重点时段实施电子护航、拖轮护航和海巡艇护航“三护航”措施,累计保障温州市约310万吨货物安全运输,确保电厂、油库正常运行,先后5次搭建海上人命救助“大通道”,安全转移待产孕妇、白血病人、摔伤老人等群众。

  创新监管助力复工复产

  目前疫情图上,温州全市已是一片希望的绿,从当初的最大风险地区转为较低风险地区,各行各业已吹响了复工复产的号角。

  温州海事局坚决扛起战疫情和促发展“双线作战”的使命担当,推出一系列帮扶措施,全力保障港口企业复工复产。

  采取“一对一”“点对点”工作方式,推动网上审批、船员任解职远程办理、船员证件容缺办理等便民措施落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尽快复产复工;

  创新疫期海事监管方法,突破传统“面对面”执法方式,依托“互联网+”,探索远程检查、网上政务、云上课堂等“非接触式”管理模式;

  优化监管手段,提前谋划重点港区码头、水工项目以及客渡运交通等复工复产复航工作,对辖区水上客运、危化品运输、船舶安全、涉水工程、通航环境等开展安全检查。

  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温州市26座万吨级以上泊位已全部复工,61座千吨级以上泊位已复工92.1%。南麂、北麂、鹿西等8条离岛客运航线已全部复航,安澜、瓯北、飞云等内河重点渡口已全部复航。21家体系内航运公司已全部复工,瓯江北口大桥、七都北汊大桥等11个重点涉水工程已全部复工。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