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物流服务 | 手机版 | ENGLISH RUSSIAN 400-900-4000

RMB升值3%:压力加码 机遇加大

来源: 锦程国际物流    发布时间:2010-11-15

  6月19日,当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时,多家出口企业的压力测试显示,如果人民币短期内升值3%,企业利润将下降30-50%,特别是那些议价能力低的中小企业将出现亏损。4个月过去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6月19日的6.8275元,变成了11月10日的6.645元。接近3%的累计升幅,外贸企业普遍压力空前。

 

  不久前,省商务厅做过一项专题调查,涉及机电、纺织服装、轻工、建材化工等出口行业。结果显示,企业在手订单虽比上年有所增加,但国外采购商和出口企业交易更为谨慎,签单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单笔金额多为几万、十几万美元。与此同时,企业经营成本平均提高5%左右。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因出口行业、企业的不同而不同。纺织服装、玩具轻工、机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空间有限,面广量大的中小外贸企业和代加工企业回旋余地小,所受冲击更为明显。马宏伟说,他们在宿迁有个货源厂,以往平均月供绢丝20万吨,合作一直很正常。今年六七月以来,情况大变,原本工厂要订单变成了他们催进度,至今还欠账50多吨。“因为汇率、成本等原因,我省白厂丝产地出现了不少减产、停产的企业。”

 

  省商务厅财务处处长王显东指出,人民币升值导致外贸出口规模高估的问题值得重视。2005年汇改到2008年7月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20%左右,这阶段我省的机电、纺织服装两大产业出口,以美元计价逐年攀升,以人民币计价却相反。“今年6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又持续升值,这种情况下,考量我省的出口规模和效益应有新的坐标系,这样会更客观、更真实。”王显东提醒。

 

  多位业内人士称人民币升值为“双刃剑”,这不仅因为对进口,对境外旅游消费、出国留学等是利好,对转型升级也是一种“倒逼动力”。苏南一家服装企业老板坦言,上半年出口订单来不及做,只愁货赶不上,“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含量”都只能搁一边。现在,钱越来越难赚了,转型升级才从“闲事”变成了“正事”。

 

  不久前结束的108届广交会,我省多家企业的参展实践表明,凡在品牌创立、新产品开发甚至老产品提档升级上有作为的,对汇率升值等市场适应能力强于同行。无锡一家名叫雨人的家用品生产企业,产品属小门类,包括钢化玻璃砧板、钢化玻璃果盘、钢化玻璃挂钟等。这次广交会上新推出的色拉加工机,因为功能新颖,成交很好,价格也比其他产品高出五六个百分点,足以抵消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

 

  和提价一样,中远期结汇等金融手段对减少汇率风险可以异曲同工。曹海东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就买进了1000万美元的远期汇率,结果是避免了40万左右人民币的损失。宜兴林峰陶瓷周玖珍总经理说,前些年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无从招架,提价的结果是一些国外老客商中断了合作。最近,他们和国外客商协商以人民币报价或结算,结果有一些客商接受了这种方案。统计显示,自今年6月我省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以来,这项业务发展迅速,累计金额已突破100亿元,涉及30个境外国家和地区。

 

  人民币汇率充满变数,唯有适者才能生存。南京大学教授张二震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长期看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面对这一趋势,我们的企业出路在于依靠科技创新,改变出口结构,走品牌道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要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兼顾进出口贸易平衡。“如果迫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企业能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