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物流服务 | 手机版 | ENGLISH RUSSIAN 400-900-4000

南沙片区海关注册企业增长逾4倍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6-08-17

  记者/吴哲 实习生/陈浩珍 通讯员/关悦

  笔者从广州海关了解到,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截至今年7月,自贸区南沙片区海关企业注册数量增加了1151家,总数达1401家,与挂牌之初相比增长了4.6倍。商贾云集南沙,离不开广州海关近一年来在南沙自贸试验片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努力。

  简化内部核批事项逾六成

  广州南沙振戎仓储有限公司是海关简政放权的受惠者之一。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贸易类型的储罐是这家公司的主要服务项目,储罐性质的变更需要办理保税仓库面积变更审批手续,法定办理期限是20个工作日。海关缩短审批流程后,审批时间大幅减少到2或3个工作日。“审批手续快了,外轮一到港就可以卸入储罐,到港无法卸货产生高额滞期赔付的风险基本杜绝。这无疑降低了我们的违约风险,储罐使用率也大大提高。”对于海关简政放权带来的好处,企业商务客服副总经理蓝永坚津津乐道。

  为给企业松绑减负,广州海关在南沙自贸试验片区先行先试内部核批分类化优化改革,对192项内部核批事项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取消、压缩核批层级、规范核批条件时限、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等方式予以优化,共优化124项,占全部内部核批事项的六成。同时,对已取消的内部核批事项落实彻底,坚决杜绝新设核批事项,切实提高综合审批效率,提升企业“获得感”。

  政府间数据监管“一张网”

  “信息孤岛”一直是影响行政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自去年4月以来,广州海关致力打破“信息孤岛”,积极与南沙自贸试验片区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参与市场监管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解决多部门“碎片化”监管数据整合问题,实现政府间监管数据共享和关联查询,共涵盖工商、税务、投资、外管、检验检疫等45家部门共119个数据主题、108万多条企业信息,实现政府监管数据“一张网管理”。

  同时,广州海关将与市场监管部门一道,共同探索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以“合作备忘录”的形式在信息互换的基础上试点部门间“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努力打造自贸区进出口市场主体“守信路路绿灯,失信处处受限”的良好局面。

  优化服务举措N次方

  去年10月,广州海关率先在南沙自贸试验片区推出了“互联网+”易通关改革,并逐步从最初的“互联网+”自助报、“互联网+”提前归类审价、“互联网+”互动查验、“互联网+”自助缴税4项措施扩大到“互联网+”加工贸易、“互联网+”快备案、“互联网+”自主管理和“互联网+”辅助报关等8项惠企举措。改革应用“互联网+”理念,与海关多项业务有机融合,最大程度开放服务入口、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从而产生乘数效应来逐步实现企业办理海关手续“零限制、零跑动、零收费、零耗时”。

  “我们以前办理报关手续需要请报关公司代理,每票需代理费用300—500元,海关改革后,我们可以自行在网上申报,光报关费用,每月就节省了大约1万元。”名幸电子(广州南沙)有限公司负责关务的课长龚小姐告诉记者。

  此外,广州海关再造登记流程,在全国海关范围内率先实施“一照一码”登记改革,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注册登记证书》融入国家“五证合一”体系,实现“六证合一”,自贸区企业备案实现24小时内跨部门“十二证三章”联办,南沙自贸试验片区从而成为了全国实现市场准入联办证件最多、最快的地区。

  如今,简政放权、“互联网+”易通关、商事登记等多项“放管服”改革创新措施的综合成效正在逐步显现。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南沙口岸整体通关效率同比提高16.23%,口岸通关成本平均降低30%—40%,货运量同比增加15.1%。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