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范丽敏
“随着全国自贸区建设的铺开,自贸区各项功能更加完善,网络逐步形成,自贸区在物流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初显成效,我国物流业将迎来重大机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在近日举办的首届福建自贸区高端论坛上如此表示。
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以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突破口的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9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3个自由贸易区,自贸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1.
通关便利化
提升国际物流效率
何黎明说,在自贸区制度框架中,对接国际新规则、创新制度设计是核心。而其中的通关便利化是国际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先实现对接和推广复制的措施。
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多来,采取了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如海关推出“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23项监管服务创新举措;检验检疫部门推出“通关无纸化”、“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等23项改革措施;海事部门推出了船舶安全作业监管、高效率船舶登记流程等15项新制度,以此提高通关速度。
“通关便利化措施是自贸区效果最显著的先行先试政策,为物流企业节约了通关时间、降低了通关成本、加快了互联互通,为完善国际物流网络创造了基础条件。”在何黎明看来,通关便利化政策的深化创新和推广复制,将有助于改善中国通关整体环境,促进国际物流大发展,为国际贸易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2.
服务贸易自由化
改善物流发展环境
当前,中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60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但是,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2014年,服务贸易逆差达到198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为运输服务逆差。
“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对发展环境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要求更高。”何黎明表示,自贸区的设立,重点之一是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为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提供落地平台和试验基地。
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培育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如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有望破除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和“玻璃门”。
“服务贸易整体环境的改善,将促进以港航企业为代表的物流业与国际接轨,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动运输、分拨、仓储、物流、快递、供应链等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逐步扭转服务贸易逆差局面,提升我国国际贸易整体竞争实力。”何黎明说。
3.
区域经济一体化
促进区域物流协同发展
从国内来看,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上海自贸区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大功能创新和产业联动,推动了长三角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重构,促进了上海国际物流枢纽和贸易中心的形成。
从国际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主要着力点是区域的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网络布局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核心是东西互济、陆海统筹,要把区域经济连接起来的作用。“自贸区作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将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以国际物流为抓手,构建区域物流大通道和节点网络,促进区域内产业承接与转移,商贸交流与繁荣,推动区域内形成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合作格局,提升区域经济影响力和主导权。”何黎明说。
4.
实施“走出去”战略
助推跨境物流转型升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这些都离不开跨境物流的支撑与保障。
目前,中外运、中远等一批大型物流企业跟随中国工程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自主开发了一系列物流工程技术,创造了一系列工程物流世界纪录,圆满完成了国家重点工程的保障任务。
同时,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物流迎来发展机遇。据商务部统计,2013年,跨境电商规模已突破3万亿人民币,2014年预计为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0%。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的推开,跨境电商平台陆续搭建,在以自贸区为代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不断创新。”何黎明说,自贸区“境内关外”的特性有利于跨境物流模式的创新。
“例如,2014年,亚马逊与上海自贸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上海自贸区为入口,引进全球产品线开展进口业务,相关的仓储、物流基地也落户自贸区,使客户收货时间大大缩短。”何黎明介绍。
5.
全球价值链引导供应链优化发展
近年来,全球价值链合作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力量。随着分工国际化、贸易全球化的推进,以及物流成本的降低,全球价值链合作的优势与影响充分显现。国际产业分工模式已经从原来基于各国比较优势的水平分工,转变为以跨国公司为中心,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分工。
“以自贸区为重要节点,吸引产业集聚,加强供应链整合,能够促进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递进,推动产业格局重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何黎明认为,未来,自贸区将成为布局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同时,物流企业将充分利用供应链升级的机会,逐步从传统物流向高端物流和供应链服务转型,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产业地位。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目标。
“中国物流业应积极调整应对,加快转型升级,主动适应‘新常态’,让物流运行保持温和增长。”何黎明表示,2015年,物流运行仍将延续“增速减缓、结构调整”的发展态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物流业为适应新常态,将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物流业将逐步从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以质量效率为主线的集约式增长,以增量扩能为主转变为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整合发展、创新驱动,逐步释放发展潜力。”
上海自贸区运行18个月 航运物流企业受益显著
□ 马智丽
据航运交易公报报道,观察人士分析称,航运物流业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18个月以来受益最直接最明显的领域。得益于扩大对外贸易、实现贸易便利化等举措,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规模持续增长,由此带来货物转运、航运服务等业务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从28.78平方公里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后企业数量骤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空间广阔,金融与航运物流联动发展重要性凸显。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货值7623.8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3.7个百分点。通关效率大幅提升,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41.3 %,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36.8%。与之相对应,上海自贸试验区内航运物流服务收入实现1180亿元,同比增长15%。
3月28日,全国首只自贸区主题投资基金——上海自贸区股权投资基金与东航集团和上海畅联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畅联物流)签署战略投资合作意向书,成为畅联物流的长期战略投资者。上海自贸区股权投资基金将发挥金融控股集团股东的综合优势,为畅联物流今后的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综合金融支持。上海自贸区股权投资基金方面表示,除了金融支持外,更关键的是为投资对象提供具有行业深度优势的增值服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实现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产业规模扩大、能级提升。
据了解,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物流行业的标杆企业,畅联物流管理着50万平方米现代化仓库,120万种电子、机械部件库存品种,日均处理货物进出库订单4500份,实现年均进出库总值超1000亿元,为近50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精益供应链管理服务。目前畅联物流以海运和陆运为主,上海自贸试验区股权投资基金和东航集团成为战略投资者后将弥补畅联物流在空运方面的不足。
上海自贸试验区股权投资基金方面表示,基于各个片区的不同定位,金融资源也需要寻找到与各片区的最佳结合点。该基金将立足于自身的定位,通过与各开发集团的深度合作,在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区片区和张江高科片区寻找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新兴金融、先进制造业、高科技行业等领域的优质项目,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
相关新闻:
河南申请自贸区突出物流枢纽特色
□ 张渝
航空港、国际陆港……这些被写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郑州“角色”,今年怎么干?融入“一带一路”,提升战略地位!
近日召开的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该省常务副省长李克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会上透露,申请自贸区,不仅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创新的首要任务,还要突出物流枢纽特色。
任务:申建自贸区突出物流枢纽特色
报告指出,郑州航空港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首要任务就是河南申请自由贸易实验区。而此次报告也首次透露,河南自贸区将主要突出物流枢纽特色。
而郑州国际陆港的建设,被视为为郑州申请中西部内陆型自由贸易实验园区创造了条件。郑欧班列、E贸易、综保区是郑州国际陆港建设的三个要素。
据介绍,郑欧班列形成强大的国外集疏运能力,E贸易带来大批跨境网购物品分拨业务,国家铁路一类口岸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奠定大通关基础。
今年,报告指出,郑州国际陆港要扩大郑欧班列和E贸易试点规模,完善口岸功能。
亮点:12月10日之后机场二期工程“亮相”
备受关注的机场二期工程将在2015年年底之前投入使用,可之前并未有明确时间表,报告则明确指出,今年要确保机场二期工程建成投用。重点抓好航站楼、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飞行区场道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确保全年完成投资69.16亿元。
根据时间表:9月30日前完成主要工程竣工验收,10月31日前完成民航行业验收,12月10日前变更完成机场使用许可证,顺利安全完成转场。
规划:向西与“带”融合靠郑欧班列向东与“路”衔接靠多式联运
报告指出,郑州航空港建设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提升战略地位。按照“东联西进”、贯通全球、构建枢纽的总体思路,组织编制河南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要点和项目清单。
另外,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靠的是提升郑欧班列运营水平,争取开通出境新线路;向东与海上丝绸之路衔接,靠的是研究谋划铁海联运、公铁联运推进措施,推动陆海相通。
举措:郑州建航空港和国际陆港今年出哪些招?
《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
既然被点了名,航空港和国际陆港咋表现?
——郑机城际铁路通车,机场周边高速公路建成。郑州航空港与外部联系要靠铁路与公路,《报告》指出,今年,河南省在推进“米”字形铁路网建设之时,除了推进郑万铁路河南段全线开工、郑合铁路开工建设,加快郑太、郑济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还要把出入航空港的铁路建成。这涉及两部分,一是郑州机场的城际铁路,二是机场周边高速公路。
——亚马逊区域物流枢纽基地落户。对于电商来说,仓储与配送才是最关键的检验。目前亚马逊在天津武清设有物流中心。区域物流枢纽最大的职能是“收货”和“支配”。
——南航飞机维修基地落户。飞机如要改装或者维修不用再“跑上”千里了,咱自己家门口就有。业内人士称,航空公司的维修基地落户比新增航线的意义还要重大。
——通航城市达到35个。为强化航空港国际物流中心作用,进一步加密航线航班,以航空网络贯通全球,今年,郑州机场将力争年底货运航空公司达到20家以上,通航城市达到35个,周货运航班达到120班。
数读:郑州航空港GDP双位数“快跑”
在全国GDP增速“减速换挡”、“暖小7”占主流的背景下,2015年,郑州航空港仍然提出GDP增长15%以上、力争达到20%的目标。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解析,这与郑州航空港以前的GDP基数较低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航空港找到了自己的“动力”——产业结构属于高成长、高科技型。另外,重大项目的不断落地,使得投资也拉动了GDP快跑。
其他主要经济数据跑得也不慢——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5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力争达到50%;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新签约重大项目50个以上,实际签约资金超过1000亿元;城市功能区常住人口达到50万,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88.2亿美元,约占全省的58.3%。
-
1
地中海航运公告
MSC NOTICE – INDIA Cargo Manifest and Transhipment Regulations - 7th UPDATE...
-
2
马士基航运公告
马士基表示:“可以确认集装箱船“DALI”为Grace Ocean所有,由Synergy Group运营。...
-
3
达飞轮船公告
ANL-FAL3 航线 CMA CGM TROCADERO 轮 0FMFVW(0FMFVW1NL)航次开航及相关操作时间调整...
-
4
马士基航运公告
3月13日,马士基官网发布通知:已恢复接受往返苏丹港的新预订。
-
5
地中海航运公告
MSC NOTICE – INDIA Cargo Manifest and Transhipment Regulations - 7th UPDATE...
-
6
马士基航运公告
关于第 23 周 TPX 船舶相关截止时间的通知
-
7
达飞航运公告
法国航运业巨头达飞轮船于1月2日发布公告,宣布自1月15日起,将对亚洲至地中海基本港...
-
8
东方海外公告
我司将增加一条加班船 TLP5- EA CHARA 004E,预计开航时间为2024 年 7 月 17 日。...
-
9
达飞轮船公告
ACSA1航线NORTHERN DEMOCRAT轮1MHS8E(1MHS8E1MA)航次开航及相关操作时间调整通知...
-
10
达飞轮船公告
ASAF航线APL HOUSTON轮04FIHW(04FIHW1MA)航次开航及相关操作时间调整通知(U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