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三大细分市场运力调查
今年以来,不少实力雄厚的船企和嗅觉敏锐的投资(投机)者都开始加大抄底力度。挪威船王、意大利船东、中海集团、赛斯潘、K-line、地中海航运、中集集团和南美轮船等企业都在批量订造大型船只。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统计,上半年全国承接新船订单同比增长达到113.2%,其中承接出口船订单同比增长更是达到163.3%。
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指出,整体上来看,全球航运三大细分市场运力过剩、需求不足仍十分突出,短期内航运业回暖提升的概率并不大。此次不少航企抄底造船是迫于市场竞争的无奈选择,虽然单吨成本有所下降,但这会进一步加深市场供需的矛盾,从而推迟得整个行业的复苏。航运业的复苏依赖全球经济的企暖回升。当前虽然美国经济已经呈现复苏的态势,欧洲地区也正逐渐走出债务危机,但全球真正出现明显、较快复苏的迹象并没有出现。
经济复苏带动贸易、终端需求的相应提振也并不明显。短期内市场需求的提振更多体现的是季节性的因素,而非行业中周期的回暖。在需求明显提振仍遥遥无期,供给过剩仍然突出的当下,不少航企进行大船化竞争只会加剧运力供给的过剩。行业竞争的加剧或许是不少航企当前不得不进行运力扩张的原因,但在当前行业中短期内仍处低迷的当下,大船化竞争、运力扩张或只能加重企业负担,不利于企业渡过行业严控。况且,抱团取暖,合作控制运力是各航企过冬的更为有可行有效的选择。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指出,连续几年的低迷市场已经让不少航企、造船企业的生存倍感艰难,业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几乎是普遍的现象。
在资金短缺,银行贷款收紧,融资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各航企、船企盲目的扩张抄底并不理智,不利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和行业的回暖复苏。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海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在行业周期底部中,“扭亏”成为各航企业绩的亮点字眼。中国远洋、中海发展、中海集运、中远航运等只能通过资产变卖、运力、航线调整等多种方式改善业绩。
与此同时,大部分航企资产负债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经营活动现金流也呈现负值状态,其信贷风险正逐渐积聚。
-
1
马士基航运公告
关于第25周070航线船舶截止时间调整的通知
-
2
马士基航运公告
关于第25周070航线船舶截止时间调整的通知
-
3
马士基航运公告
5月5日,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在官网发布了通知,关于土耳其与以色列暂停贸易相关进出口...
-
4
达飞轮船公告
ANL-FAL3 航线 CMA CGM TROCADERO 轮 0FMFVW(0FMFVW1NL)航次开航及相关操作时间调整...
-
5
达飞航运公告
2月5日,达飞官网发布公告称,从2月1日起,达飞所有最初经由红海地区的航线,都改为绕...
-
6
海洋网联船务公告
AUE船期晚开通知
-
7
东方海外公告
5177- 我司部分航次挂靠码头调整
-
8
胖东来应该大胆做电商生意
爆火的生意,让胖东来2024年的业绩爆表,远超预期。据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11月26日,...
-
9
达飞轮船公告
PHEX航线CMA CGM LOIRE轮0BEI7W(0BEI7W1MA)航次开航及相关操作时间调整通知...
-
10
突发!MSC一集装箱船遭遇风暴...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月15日,一艘MSC运营的集装箱船“MSC Baltic III” ...